江城足球网

图片
鹤山市人民政府

国徽

鹤山市人民政府

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驻村律师服务十周年——深耕来苏村,让法治成为乡村治理“新引擎”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鹤山市来苏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来苏村的法治蜕变离不开驻村律师张益新的持续深耕。五年来,他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的工作目标,用专业与温情搭建起基层法治的“四梁八柱”,让这座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从传统治理迈向现代法治,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

普法浸润:从“被动答疑”到“主动释法”,营造乡村法治氛围

  2020年刚到来苏村服务时,张益新面对的村居问题是典型的“三多三少”——即矛盾多解决少、习俗多规则少、管理决策多但程序规范少。“驻村工作看似简单容易,实际上工作非常繁琐,有时候关系相当复杂,除了要求律师有扎实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律师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知晓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处理事情需要有同理心,需要实际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张益新说道。

  在服务村居的过程中,张益新摸索出“专业支撑+情感融入+价值共创”的工作模式,他每月固定一天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坐班,耐心热情接待来访村民,聆听他们的烦恼,安抚他们的情绪,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和建议。值班时间之外则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线上解答村民的法律问题,满足村民的紧急法律咨询。同时积极开展各种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根据村民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的宣讲主题,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调动村民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张益新律师为群众讲解法律知识

制度护航:从村规民约到合同审核,构建基层治理规则体系”

  张益新积极参与村规民约制定工作,为基层治理添动力。在村规民约制定修订前帮助出谋划策,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使之既能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参与村规民约制定会议,确保表决程序合法正当。

  在村集体经济管理领域,张益新堪称“法律守门人”。在经济合同方面,他仔细审核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类经济合同,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及时填补合同漏洞。参与涉村居问题的诉讼法律服务,为村居建设保驾护航。此前,来苏村曾面临一大片土地对外出租但长期被拖欠租金的窘况。张益新知悉情况后,陪同村委会干部亲赴租赁土地现场考察实际状况,整理相关证据并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租赁合同关系并支付拖欠的租金。案件经历一审、二审,现判决双方租赁关系解除,承租人需要向来苏村返还土地且支付拖欠的租金。既解决了租金拖欠的问题,又可将土地再通过出租赚取租金以维持村委日常运营,解决来苏村的资金周转困难的燃眉之急。

张益新律师参与来苏村村规民约修订过程

党建联建:以法治温度筑牢党群“连心桥”,点亮困难村民希望之光

  作为一名党员,张益新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积极推动法律服务与困难帮扶结合起来,让党的关怀通过法治实践落地生根。在来苏村“迎中秋送温暖”等走访活动中,他积极争取律所党支部的支持,带着米油和慰问金走进困难村民家中,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详细地了解了他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以及目前面临的需求,给予安慰和鼓励。对于有法律问题的困难村民,他热心为他们进行法律分析,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服务。张益新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初心使命,不仅让法治关怀触达每个村民,更让党组织的温暖通过法律服务具象化,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张益新律师到来苏村困难户家中进行慰问

  从“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来苏村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法治的力量。驻村律师既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更是法治文明的见证者。展望未来,驻村律师将继续以专业力量浇筑法治根基,用法治温度滋养乡村振兴,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提质增效。